
酒莊之旅的最後一篇 打算介紹兩間印象最深的酒莊 先從名不經傳的Amisfield說起
沒有顯赫的背景與名氣 只有優異的地點與木頭石塊為主的裝潢 Amisfield是距離皇后鎮最近的酒莊 一旁的Lake Heyas曾為魔戒拍攝場景
餐廳與tasting room設在Gibbston區 但葡萄園所在的Lowburn卻位於Cromwell鎮北邊的Cromwell Basin 酒莊前身Lake Heyas Vindyard LTD.成立於1988年 幾經轉手後如今由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人所擁有 2002年是Amisfield的第一個年份 當時的釀酒師Jeff Sinnott 如今已升格為釀酒顧問 釀酒工作自2008年開始由返回故鄉的Claire Mulholland擔任 這位小姐的來頭不小 曾在紐西蘭的代表名莊Martinborough Vineyard當了七年的釀酒師 生產的Pinot Noir得到書上五顆星+三串葡萄的頂級殊榮 它的副牌Burnt Spur不久前交X樂才賣過 大家應該不陌生
僅管由新人接棒 然Amisfield強調的Grown Not Made釀酒哲學始終沒有變過~
Tasting fee: $5 買酒可抵 使用Riedel杯
Amisfield Pinor Gris 2008 $35:
飽滿的青蘋果香非常優秀 高亢的酸度則讓人一驚
Amisfield Rose 2008 25$:
曇花一現的香氣與不太圓融的口感 有不錯的草苺果醬餘味
Amisfield Pinor Noir 2007 $39:
新鮮的紅色果香 活潑且奔放 單寧仍明顯
Amisfield Pinot Noir 2006 $48(39):
收斂的果香混著沉穩的木桶氣息 透出更深沉複雜的香氣 極其細緻的單寧令人眼睛一亮 這瓶好東西我有帶回來 準備不久後的Otago Pinot Noir酒會使用
過去一兩年東喝西品所累積的葡萄酒知識 在此得到一些回報 負責tasting room的伯伯看我在那寫得煞有其事 默不吭聲的到後頭端了一杯Rocky knroll 2006出來 這是他們最剛推出的旗艦酒 一般來說不提供嘗試
Amisfield Rocky Knoll Pinot Noir 2006(debut) $110:
這酒是Jeff Sinnott的畢生心血 被喻為Amisfield的Grand Cru 葡萄來自冰河沉積最厚的地塊 採收後分成兩批 一批在大桶中以野酵母發酵 另一批在法國小桶中發酵 在由釀酒師依比例混桶 為的是讓香氣與細膩口感得以兼具 於法國小桶中陳放15個月後上市(44%新桶)
氣味比起06年的Pinot Noir來得更沉穩收斂 這酒已經開瓶一天 仍源源不絕的冒出摩卡香氣 品質無話可說 價格當然不凡
老伯伯的善意不只於此 看到我們品嘗過兩支微甜Reisling後不甚滿意的表情 他又倒了另一支不提供tasting的甜酒 並以充滿自信的語氣強調"How about this~
Amisfield Rocky Knoll Noble Sauvignon 2008" $45/HB
這酒由100% Sauvinon Blanc做成的 是標準的隱藏款 不存在網站或書上~~有著Auseles等級的香氣與完全不苦的尾韻 一點點柴油混著檸檬皮與大量豐沛的蜂蜜香氣 層次複雜但口感酸甜均衡 這酒當天沒買 之後路上再沒見著 成為此行的遺憾之一
副牌酒Lake Hayes的訂價比Amisfield便宜一些 主打超市市場
http://www.amisfield.co.nz/
Gibbston Valley無論是歷史 規模還是品質 在Central Otago可說無人出其右
除了良好的栽種環境 充滿熱誠的Alan Brady以及天才釀酒師Grant Taylor搭檔而成的夢幻組合 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Alan Brady, Gibbston Valley的創辦人 花了20年的時間記錄Central Otago的氣候與溫度變化 確定此區雖然寒冷但高山的圍繞創造了適合葡萄生長的微氣候 並在1981年毅然決然的開始葡萄栽種工作 是這區的第一人
Alan的地位奠定於1987年 當時Gibbston Valley和其它三家先驅Chard Farm /Rippon/Blackridge一起推出Central Otago第一支commercial wines 超過預期的優良品質讓其他的釀酒人開始進駐 就此開啟Central Otago的釀酒新時代~ 許多新酒莊都在他的協助下成立
1998年 Alan從Gibbston Valley退休 心力轉投向同樣位於Gibbston區的Mt. Edward酒莊 繼續生產五顆星水準的Pinot Noir!
直到現在 他還是Central酒區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
Grant Taylor小時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顧酵母 讓父母把薑發酵做成薑汁汽水 這樣的背景使他還不滿18歲就能利用後院的蘋果做成cider--一種來自諾曼地的蘋果發酵酒 和現在不同的是 這些西打酒不但沒有為他帶來收入 被雙親知道後還賠上他的零用錢!!
他的釀酒經驗開始於大名頂頂的加州Pine Ridge松嶺園(陳新名教授--酒緣彙述) 1980開始的六年間 他在這裡與Gary Andrus學習如何釀酒 同時完成他在UC-Davis的釀酒學業 Grant Taylor認為他擅長的混調能力來自美國時期的學習 Cabernat Saugvinon與merlot混釀的經驗可以移轉到不同葡萄園的Pinot Noir上
1993年他回到紐西蘭加入Gibbston Valley 1995年正式推出他的第一支酒
2006年 和大多數的傑出釀酒師一樣 Grant Taylor告別待了十多年的Gibbston Valley 專心投入自己的酒莊
(Valli 1998年成立 2003開始生產第一個年份 目前只生產三種來自不同地區的Pinot Noir 這些向別人買來的葡萄一到他手裡 照樣變成五顆星的傑作)
我們到達的時間太晚 無法參加Gibbston Valley提供的酒莊導覽
Tasting fee: ABC三種特餐 價格都不同~ 使用ISO杯
A餐是所以白葡萄品種
B餐是Pinot Noir全系列 四款要價12大洋.............Tracy聽到費用後直說好貴好貴!
此行試酒費最高的酒莊 而且僅管大多數的酒莊設有tasting rule 但基本上只要嘴甜都能喝到滿意為止 真正照規定倒酒也只有這間!
C餐是Gibbston Valley 2007年才開始推出的最新產品 也是新任釀酒師Christopher Keys追求突破的新試驗"表現主義系列(The Expressionist Series)"
酒如其名 不講究整體均衡 而是強調並突顯品種與地塊的特色 選用三個單一葡萄品種 產量稀少
酒標有Dominus的感覺
Le Fou 字義是瘋子 意指傑出但反世俗禮術的人(東邪黃藥師?) 100% Riesling
La Dulcinee 字義是愛人 充滿詩意的優雅女性 用來命名這支高酒精且需要成年的Pinot Gris
Le Maitre 字義是大師:不用多解釋 採用20年老藤 建議陳年5~10後品嘗的Pinot Noir
寫這麼多 這些充滿話題的酒我是一口都沒喝到.......... 因為當下沒做功課加上時間有限 只能和大家一起在這流口水
一心想喝Pinot的我選了B餐 4支酒都從葡萄酒保鮮機裡倒出來
2004 Pinot Noir $60:
桶子香氣主導大多數氣味 酸度高 開瓶不久即歸於平坦
2005 Pinot Noir $55:
紅莓果香氣 帶著微微的燻烤味與花香
2006 Pinot Noir $50:
比起前幾支來得複雜有深度 主調為酸李子與桶香 單寧明顯增強 一絲絲的大地氣息為整支酒增添深度 好東西!!
以上三支越老越貴 喝來卻不太有感覺 我相信稀有才是背後的原因 市場上要找到05年以前的黑皮諾簡直難如登天 何況也不是所有紐西蘭的酒莊都會保留老年份
第四支酒是我選擇B餐的主要原因
2006 Reserve Pinot Noir $120:
Grant Taylor獲得全紐最佳釀酒師的代表作品 第一個年份(2000)就拿下當年IWC*的冠軍 隔年又預上大好年 如今一樣一瓶難求
這酒只在特殊年份生產 2006是最新的年份 書上給他五顆星+兩顆葡萄的評價 但顯然IWC很喜歡他 又是滿滿讚美的一支酒
由濃郁強勁的Gibbston區 以及甜潤紮實的Bendigo區混合而成 取自產量極低(5公噸/公頃)的葡萄園 置入336公升的法國橡木桶陳放11個月(新桶比例45%)
氣味濃/集中 餘味長 但和所有太早開的布根地一樣 完全封閉的氣味使酒喝來不知所云 酒莊建議陳放8~12年
和其他幾家酒莊比起來 這裡的tasting room絲毫感受不到酒莊人的熱情 一位打工渡假的日本美眉負責遞杯子和按機器 對酒一問三不知 所有的資料都是回來後在電腦前查出來的 或許大酒莊都是如此吧
http://www.gvwines.co.nz/
*: International Wine Challenge是一年一次的比賽機構 評審方式頗為公正 和Stephen Tanzer辦的International Wine Cellar是不一樣的單位
出來玩豈能事事圓滿 由於時間的關係 Gibbston區還剩一間有五顆星Pinor Noir的酒莊 Waitiri Creek 沒有拜訪 在Otago東北邊的海岸有個與它同名的新興產區 特色是地表充滿了石灰質~~
是的 和布根地一樣的石灰質地型 只是更乾淨更沒有污染 沒有肥傷沒有過度利用 光聽到就讓人迫不及待想規劃下次的行程!!
Gibbston區所有的酒莊在此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