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ch家族的耕作史並不長,祖父開始到他不過三代,與大多數德國優質酒莊的故事一樣,因為長輩們的眼光與決心,在70年代開始逐年買下鄰居眼中沒有耕作價值的坡面地與老藤葡萄,傳交到第三代手上才正式開花結果。
Clemens的父親花了整整十年把購入的園地轉為有機耕作,等傳到Clemens Busch手上則更進一步朝自然動力法進行耕種,其實我們賣過的許多德國酒莊都是自然動力法的遵行者,為何特別把Clemens Busch拿出來說?
因為與Pfalz或是Rheinhessen的溫暖乾燥相比,在潮濕又陡峭的Mosel板岩坡上施行自然動力,那決心與毅力絕對是不同等級。
也因此Stephan Reinhardt對Clemens Busch下了如此評論:「葡萄在這零散園地生長的代價,血、汗、與淚。」
這些努力的成果,除了跟鄰居一起分享葡萄園裡的各類莓果果醬外,就屬來自國際各類媒體的肯定。
相較80年代剛接手時的沒沒無聞,Clemens Busch如今在媒體的關注程度上已經超越兩位同儕Ulrich Franzen與Reinhard Löwenstein,Clemens的個性沒有Reinhard 這麼乖張,他甚至將自己的酒款做了分類:以鋁封顏色表示每款酒所在的板岩顏色,一共有紅、藍、灰三種。
方便消費者在飲用前明白酒款特性。
此莊唯一且主要的葡萄園叫Marienburg,這個特級園在1971年被當時的法規擴張了整整四倍之多,不過VDP對此並不認可,只同意原來的19公頃為Grosss Lage,雖然19公頃都叫Marienburg,但根據不同外觀的板岩與避風/面風等微氣候,整個Marienburg特級園地依照古名從西往東又可以分成Rothenpfad(紅板岩)、Falkenlay(灰板岩)、Fahrlay(藍板岩)、與Treppchen(孕育幼苗無產品)四個部份,其中藍板岩的Fahrlay可說此莊獨佔,因此Clemens提高了種植密度達10,000株/公頃。
Clemens Busch的堅持可不只這樣,他的產品又有園中園乃至園中園中園的劃分。
國外媒體分類習慣把Clemens Busch跟Peter Lauer同組,因為無論是地塊區隔的概念或是釀造手法,兩者均類似。
例如發酵前的長時浸泡(最多可到36小時),與採用自然酵母並延長泡渣時間等等。
不過Clemens Busch的風格更為無束不羈,因為他不做溫控也不中斷發酵,以致同塊園地每年的口感甜潤度都不同。尤有甚者他允許乳酸發酵,這會替酒款增添圓潤風味但導致酸度降低,在其它品種是好事,但絕大多數Riesling的釀造者則完全避免。
然而Clemens不在乎,認為這正是無人為干擾下,眾人少見的另一Riesling風貌。
酒如其人,Clemens的產品乍看厚實有力,與Mosel區的小巧精緻格格不入,但酒款後段的變化非常多樣,從溫柔婉約到大氣華麗都有,正因他對葡萄園的投入多,在發酵室內可說完全放手,"完全放手"會讓你想到自然酒,那可是代表另一番新冒險。
最後讓我引述John Haeger對Clemens的形容做為結束,由他撰寫的Riesling專書,可說是目前英文版本中最強大的一款。.
「Clemens對老藤下得苦工無可取代,我不得不說,有時最好的產品往往就在鎂光燈外一點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