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VDP分級前先瞭解這組織的背景:1910年成立,號稱全世界最老的酒莊協會。 
與大家認知的有所不同,當初成立的目的與提升德國酒品質沒有直接關係,從名稱上就能看出
Verband Deutscher Naturweinversteigerer(VDNV)~~Association of German Naturwein Auctioneer~~

Naturwein直翻為自然酒,概念上強調來自單一葡萄園,自家耕種不購買,而且釀造時不加糖、不加烈、不混釀。
Versteigerer直翻為拍賣,18世紀中段開始,那些有能力(及財力)生產高品質酒的酒莊不把成品直接銷入市場,而是透過拍賣會尋求更高售價,為此各產區發展出在地拍賣會,然為使broker與買家省卻舟車勞頓的辛苦並避免產區間的惡性競爭,位於Mosel、Saar、Ruwer三區的酒莊率先聯合舉行拍賣,之後其他產區紛紛響應加入,一個整合性的組織於焉誕生。

清楚且明確!!VDNV成立的目的在於聯合有能力做出Naturwein的酒莊,以統一的售酒制度追求利潤最大化。
既然叫Naturwein,Captalization與Süssreserve等做法當然不被允許,然而二戰後德國酒莊急需資金重建,在面臨強大競爭且氣候不若現今利於葡萄成熟的情況下,對於不Capitalization的堅持就這麼放寬了。
組織改名則是因應1971年法規"說可以才准用"的原則,由於Naturwein字樣不被法規承認,VDNV只得改名避免解散
那時開始VDP (Verband Deutscher Pradikatsweinguter)名稱正式出現。
此後名稱改了又改,目前最新查到的是Verband Deutscher Prädikats-und Qualitätsweingüter。
官網上則擺Die Prädikatsweingüter。

1971法規推行十年後,VDP成員有感其對葡萄園與產品品質的鑑別度不足,開始興起補強的想法,1985的防凍劑醜聞則推了進程一把,為了拯救名聲,VDP成員凝聚出加深品質規範的共識。
剛好台灣最近奧地利酒挺火紅,簡單講一下這醜聞。


事情發生在1985年,當時美國海關在某次抽驗發現異常,結果一口氣找出45家奧地利、5家德國、12家義大利酒莊的產品裡摻有具毒性的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 主要用做引擎冷卻水的防凍劑)。
葡萄酒混防凍劑聽起來雖然可怕,但當時添加在酒裡的濃度是吃不死人的(網路上說成人一次喝20毫升以上才有生命危險,1985那批驗出最高的劑量是1000ppm),此外也沒有哪份報告顯示有人喝了這些酒導致殘廢或掛掉,這件事影響如此之深且廣,多少與媒體及當局處理的手法有關係。

不過在酒裡亂加東西就是不對,畢竟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影響需要長期觀察,特別這東西還攻擊男人珍貴的腎,只是如果參考隔年發生的另件酒界慘劇:在北義有人賣添加甲醇的Barbera,導致超過二十個人死的死瞎的瞎,這案後續的影響卻遠不如防凍劑醜聞,由此就知道二國對媒體處理的差異。
講這事的作者下了很酸的註解:「還是因為發生在義大利,所以人們對發生這樣的事不覺得奇怪?!」 
PS:添加二甘醇會讓甜酒變得好喝,所以下次覺得手上甜白酒很糟糕的話,不妨打開你的汽車引擎蓋....

好! 回來VDP沿革:
1994年會員們再做兩樣重大決議:
首先,VDP成員不再承認或是使用前篇提到的Grosslage(併合好幾個單一園後的統稱),同時開始討論產地分級制度(classification)。分級制度後來在2002年定案,正是網路上廣為流傳的三階層分級,它最大的突破在設立德國頂尖不甜酒款的規範與等級"GROSSE GEWÄCHS(GG)",對地塊特殊性的強調倒是其次,對此VDP於2011年又做了一次更新,把分級從三階層改為與布根地相同的四階層,用字與標示也更明確規範。

四階層分級制生效始於2012年份,推算上市時間為2014(紅酒2015),是相當新的制度。
整產地分級制度的介紹請見此文   

上面這一大篇VDP的過去只是給個參考,討論這個組織的重點應放在如今VDP對品質的背書,這來自對會員的篩選以及規範:
1.會員資格只能由VDP邀請,酒莊無法主動報名。
2.針對會員的諸多規範著重在種植與生產方式,諸如環境友善、園地主權(葡萄來源*)、傳統品種、每頃最高產量、採收熟度、採收方式(一級園以上以及Prädikat Auslese以上必須人工採收)、禁止使用Grosslage來標示產地等。

這些基本規範配合剛出爐的產地分級系統,大大補強酒標對於資訊揭露的功能並彌補1971法規的不足,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說買德國酒**看老鷹準放心的原因。

PS*:德國法規規定,透過長租型但酒莊有能力控制品質的葡萄來源,在酒標上寫成Erzeugerabfüllung。至於Gutsabfüllung的標示條件則更為嚴格,酒莊必須控制該葡萄來源的土地三年以上。Abfüller則最不具約束力,只要是酒莊生產即可。

PS**:目前VDP 200多家會員幾乎涵蓋所有德國名莊,除極少數孤鳥跩莊認為管太多而不想加入外,為數不少的年輕酒莊也不願意加入,但這類怪咖酒款就留給怪咖消費者(俺)去追求吧。

PS***:根據2016最新update,Mosel VDP正極力爭取幾間強力孤鳥加入已穩固地位,最大一頭就是Markus Molitor,不過Molior講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無論如何一瓶酒就只能被賣一次。」,這齣怎麼演?!讓我們看下去。


延伸閱讀:採收批次與德國酒拍賣介紹

分批採收是德國酒生產的最大特色,在那氣候嚴峻的時代這屬於見好就收的概念,演變至今(全球暖化)情況有點不同,如今酒莊分次採收主要為了詮釋風格:
分次採收+分次釀造讓各Prädikat下有好幾批風格各異(酸甜比例不同)的產品,上市前酒莊從中挑出認為優良或有趣的批次特別標示(例如大家熟悉的GK與LGK)或送拍賣會,剩下批次則統一視作一般品項訂價出售。

有關批次的標示可以從酒標上的AP#得知,AP#來自官方審查單位,整組數字對應出產地、酒莊、年份,倒數第二組數字用來表示批次,沒有AP#的德國酒不能上市賣。

(Fritz Haag近年酒標會highlight AP#,右邊的#9是GK(Gold capsule)這款酒並未送拍賣會,由酒莊訂價格出售)

Gault Millau與Wine Advocate給分時的做法: 
1.若為特殊、拍賣品會在評分上註明表示。
2.若高分者為一般品項,則會標示AP#以示區隔。 
針對第二種情況,得高分的批號在分數公布後應有加價空間,但並非所有酒專都這樣做,此時消費者便有機會以一般品項的價格購入酒評家給予高分的酒款(指定AP#購買在德國很正常)。

(中間三瓶同年份同葡萄園的Auslese分屬不同AP#,大罐為一般品項(AP#忘了),小罐白頭是得高分的批號AP#16,小罐GK則是AP#17,最終結果由GK壓倒性勝出)

至於送拍賣會的批號,不管酒標有無特殊標示售價都不會與一般品項相同,且經拍賣程序售出的酒,瓶子上會貼一張小圓貼紙以示認證。
除了一年舉辦一次的VDP拍賣,其它還有一些具歷史意義的產地性拍賣會,部份酒莊/酒款只參加這類拍賣。
所有拍賣會的結果一律公開,消費者可以輕易知道酒專上架的利潤德國葡萄酒市場的訂價秩序請見此
酒莊送拍賣的變現手法也有差異,有些酒莊喜歡一次賣光,有些送出部份後視落槌價決定釋出剩下或是再存幾年後重送拍賣,如果酒款在拍賣會上乏人問津(很少發生)酒莊可以收回再訂價投入市場,此種情況則不會有小貼紙。

(VDP拍賣貼紙)

拍賣會買家資格不限,一般消費者也能參與但必須透過commissioner進行,拍賣當天則有試飲。

PS1:大部份酒莊都是品嚐成品後決定哪些批次送拍賣,但精英酒莊如Marcus Molitor則是葡萄還在葡萄園就已經決定,管理做到這樣,難怪2013年份一口氣拿三個WA100分
PS2:目前Wine Advocate(WA)會公布所有試飲酒款的評分,Gault Millau則自行決定公布哪些酒款,後者一直是德國酒的評價權威,WA由前柏林媒體葡萄酒專欄記者Stephan Reinhardt主筆德國酒,透過他的書我相信WA的評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eamanshipmmd 的頭像
    seamanshipmmd

    CT李王的領域

    seamanshipmm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