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酒友再次齊聚一堂 就是為了這台南九號花生~

Authur大哥家中以製醬聞名 在那個年代有哪個新竹人不曉得東興的花生與芝麻醬~ 每天耳濡目染之下 他也學了一手好功夫 但這手工花生醬做起來費時費力 做來賣錢根本不符合經濟效應 於是自從民國7x年東興結束營業後 能嘗到這純手工好東西的 除了Arthur大哥的親朋好友外 就剩我們這群黃毛丫頭+小子囉

我已經錯過上次的芝麻醬 這次花生醬怎能再放過~


PK商品 新竹另一間老店以及在欉紅巧克力醬 文旦蜜只是拿來給大家試口味 並沒有加到花生中~不過這個主意不錯 改天我們自己做看看
原本打算上演手工花生醬pk手工巧克力醬的戲碼 因為大家已經被甜得東倒西歪而作罷~

沒有好葡萄怎麼釀酒 沒有好花生怎麼做醬 這台南九號油脂多 香氣足 不過果實小 商業價值低 如今已非常難找 即便聖胖大透過農改場搜尋也不見消息 最後是小e的親戚從嘉義鄉下的種子店中翻到
家裡有種台南九號的路人大大請舉手~我明天就訓練兩條狗去保護國寶!!


好醬也得配好包 天和鮮物 品質的保證 下面是微風樓下的貴貴法國店 今天拿了冷凍兩天的天和蘑菇來 失去筋度的口感差點砸招牌 好麵包還是要新鮮吃才行啊~


~揀~

過小的花生很容易炒焦 所以必須先挑出來

今天沒有電腦幫忙選土豆 所以就由人工逐粒精選 人工精選的壞處是會有不正常的短少.......例:小P's Share
右上是台南九號 下面是被挑出來的不良品 左上則是May帶來的宜蘭沙仁花生 體型整整大上一截

~炒~

花生必須炒過才能將青生的豆味去除

翻炒時手勢/力度都有要求 別看這花生小小一粒 翻起來還是很重的 而且炒的過程不能休息 光這步驟就出了六位壯漢才完成 炒花生學問可多著 如何拿捏時間讓豆子炒透而不過焦 使香氣與品質達到最高 靠得是師傅的經驗

當花生從白色逐漸變成紅棕色時 香氣也隨之充滿整間廚房 台南九號果然名不虛傳~


炒好後將花生與鹽分開(因為找不到乾淨的河沙 只好借助鹽巴來協助導熱與保溫) 撈完發現鍋底留了一層花生油

~篩~

炒好的花生打醬前要經過去殼的手續


裝到棉袋中輕摔 如此可將外殼與花生分開 而且果仁也會分為兩半 方便待會進一步挑選


接著用篩子巧妙的將殼篩出 這巧勁不練個三年五年 一定掉得滿地土豆 撿得滿面花生
不過手拙的現代人有福了 聽說有人自己改裝爆米花機來幫咖啡脫殼 快去找這台高科技產品吧

另一個角度~(偷學自大鳥哥的構圖 但還是拍得七七八八)

~挑~

挑黑心花生是磨醬前最後一個重要步驟 花生受潮後中間的心會開始變黑 再擺下去黃麴毒素就此上身 大家看到黑黑的花生心都嚇死了 因為不知道已經吃了多少進去

~磨~


這年頭誰家還有石磨啊...只好使用調理機代替 然而鐵製的刀片磨擦豆子時會影響香氣與品質 據說有三匹馬力的Vitamix也可以打花生醬 改天來試試~

跟芝麻醬一樣 過程不加一滴油水 綿密的口感僅靠花生的油脂
再打一會 顆粒消失 煉乳般的質地出現 到此便大功告成啦!



花生醬的顏色與炒工很有關係 右邊的花生炒不夠透 所以顏色較白 吃來也有青仁的味道~ Authur大哥說 他爸爸炒的花生醬氣味更濃 顏色更深

塗到麵包上觀察 無論色澤還是質地都不同 台南九號的成品油份充足 輕輕一塗就均勻 入口後更是滿嘴花生香 而名店花生醬聞起來略帶青味 而濃稠不勻非常難塗 吃下去喉嚨好像被黏住一樣 乾澀難嚥~

其實稱讚今天的花生醬有多好吃是沒意義的 因為除了與會人士帶去的小罐子 坊間根本找不到這產品 只是讓吃福源花生醬就能滿足的朋友知道 世上還有其他花生醬值得期待!


特別加碼--加了鹽與四條奶油的邪惡版 堵血管的最佳幫手 一般人千萬別輕易嘗試~

好心人小P帶來的伊比利豬+雪莉酒 傳說中酯味的組合


嚮往以久的248農學市集 趁著路過趕緊進來瞧瞧

這裡攤位上的都是農人 共同的特色是不怕你吃 想找無毒高品質農產的朋友 248絕對是個好地方~

看這鳳梨釋迦有多大(一斤80)
大頭菜
過貓

名醋

這玉米超好吃 直接生吃有如水果一般甜 這種好東西的價錢當然貴一點~

來這還一定得試在欉紅果醬 草莓口味新上市喔!

吃了一早的手工花生醬 下午再去農學市集晃晃 又是一個滿載而歸的週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eamanshipmmd 的頭像
    seamanshipmmd

    CT李王的領域

    seamanshipmm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