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林,它不若紐約那般萬眾匯聚,也不似上海的紙醉金迷,然而它照樣引領風潮~~~~我說得是Riesling!!
每到週末,那些如Weinstein這樣的酒吧總是擠滿熱愛德國酒的狂熱份子,大家都想知道吧台後頭的年輕老闆又弄來什麼新東東,幽暗吵雜的空間裡沒有酒評家、沒有分數、沒有Egon Müller、沒有BA、TBA,卻往往決定誰是下一匹德國酒黑馬。
Oliver Zeter,這一點都不德國的名字,就是在這裡被我們打聽到,僅管Riesling甚至不是他的主要產品。
這個一點都不年輕的"新興"釀酒師,之所以吸引那些首都裡的刁鑽舌頭,除了近年來Sauvignon Blanc在Pfalz與Rheinhessen所引起的風潮,實訪之後發現,與他的不年輕有很大關係:
雖然公司官網寫1987,但Zeter家族經營葡萄酒類買賣的生意要久遠許多,ZETER–Die Weinagentur目前代理近百間來自世界各地的酒莊,ProWein上規模之大讓人很難不注意。雖然沒明講,但Oliver年輕時應該相當匪類,這位公子哥對學校傳授的內容一點興趣也沒有,結果就是被退學,那年他21歲。
茫然又無所事事的小夥子決定到叔叔酒莊幫忙,卻就此發現自的興趣所在,於是這匹脫疆野馬不再off-road,開始重頭學習釀酒,連同在德國、義大利(Trentino)與南非的見習,潛心六年讓自己成為一個釀酒師。
不過Oliver並未立刻踏入生產行列,他回頭接下家裡的生意棒子,專心在商港漢堡成為一個生意人。在花了下個12年確定公司上軌道後,終於回到家鄉實現年輕時的熱情,在Pfalz的Neustadt an der Weinstraße以祖父為名生產此莊第一瓶葡萄酒。這年2007,當初的浪子已經43歲。
選擇Sauvignon Blanc與他的反骨個性有關,他眼中的Riesling是個規矩好學生,加以栽培就有回報,但Sauvignon Blanc則像當年的自己"一個難搞的青少年":在田裡產量不固定,在發酵室更是讓人馬虎不得,然而在義大利與南非的經驗,卻讓他立志成為德國最好的Sauvignon Blanc生產者。
做生意的12年並非對釀酒完全沒幫助,至少他對風格的想法不會因為資金問題而被限制,這邊我說的,除了一顆顆的新橡木桶,也包括兩座分別要價3700歐元的蛋型水泥槽。
(近年流行的水泥槽,Oliver有兩顆,每顆只能給一個品種使用不能混調,所以他打算購入第三顆)
為此,他的白酒不若紐西蘭那般純粹享樂,卻也不到羅亞爾河的拘謹難近。他的紅酒除了反映法國品種的特點,也納入cool climate的元素。
正如官網所寫:「法國品種特色,新世界想法,德國特有風土,三者結合就是weingut Oliver Zeter。」法國是目前本莊產品最主要的出口國,為這增添一點說服力。此外他不入VDP,「我想自由標示酒款。」 Oliver這樣說。
說實在Oliver Zeter的故事無啥特別,沒有嚇人的背景,葡萄園看來也是無奇的平坦緩坡,翻開酒評,這G&M評價一串半葡萄的酒莊頂多拿到90~91的分數,無怪乎當初其它接觸的台灣酒商最後收手,沒有下文。
可是在他的低產堅持與天賦調配下,本莊低價款易飲超值,高價款則深遂難測,如果這個名字可以讓柏林那群歪嘴雞嘖嘖稱道,我沒道理懷疑台灣消費者不懂門道。
白酒直搗羅亞爾河,紅酒比起北隆不遑多讓,至於甜酒,預料又是一股炫風。
Oliver Zeter這位酒界背骨仔代表,茫然人生後的篤定落實,有資源沒包袱的首代釀酒師,大雞慢啼卻鏗鏘有力。
這頭熊曾經震驚柏林,如今將襲捲台灣。
(熊logo是當年爺爺酒友畫的,被一直收藏著最後被用在酒標上)